a片网站

a片网站a片网站

【媒体视角-中国网】2025年暑假社会实践:“归园田居”进社区:听民声、绘绿意,共筑金琴南路“微花园”

作者: 陈柯燚   审稿人:饶远林     时间: 2025-08-09


(新闻网链接://news.china.com.cn/2025-08/06/content_76422598.shtml)

——川农大学子深入院落开展微空间改造调研,以科学规划回应居民需求

为响应成都市“公园城市”建设号召,推动社区微空间品质提升,a片网站 “归园田居”社会实践分队于8月2日走进成都市武侯区金琴南路社区,正式启动社区绿化微空间改造前期调研工作。队员们通过实地走访、问卷调查与深度访谈,系统梳理居民对社区绿化的需求与痛点,为后续科学规划改造方案奠定了坚实基础。

实地走访勾勒社区绿化实景

分队采用“影像记录”方式,对社区内闲置角落、绿化死角及高利用率区域进行标注,结合居民反馈绘制“痛点地图”。例如,在面积较小抚琴西路46号院,花坛弃用,花坛上堆叠各种居民自发种植盆器;停车位后花坛绿化几乎弃用;单元楼原有墙面有彩绘,老旧;垃圾投放点脏乱。都需要统一管理来改善。

“居民的真实需求往往藏在细节里。”分队队长张风茂表示,“比如老年人强调‘步行安全’,年轻人想要‘打卡拍照点’,我们需要在有限空间里平衡功能与美学。”为此,团队计划引入“可实施、可参与、可维护”理念,确保改造方案兼具实用性与可持续性。

图为抚琴西路46号院调研分析图。张风茂 供图

百份问卷绘制居民需求光谱

金琴南路社区作为典型的老旧城区,公共空间有限,绿化设施年久失修,部分区域存在植被退化、功能单一、居民参与度低等问题。调研当日,分队成员分为三组,深入社区重点院落,针对不同年龄层居民展开调研。

在为期一天的调研中,队员们共发放并回收《小区绿化体验评价表》90份,覆盖老年、中年群体。问卷聚焦居民对现有绿化的满意度、功能需求及改造建议。结果显示,超70%的居民认为社区绿地“缺乏维护”,40%的居民希望增加“休闲座椅”和“儿童活动区”,而年轻人则更关注“生态美观性”与“宠物友好设计”。

“我们楼下的花坛常年无人打理,蚊虫多,还不如改成能歇脚的地方。”王奶奶在问卷中写道。而带孩子的张女士则提出:“如果绿化带能设计成小花园,让孩子认识植物,就更有意义了。”这些一手资料为团队后续设计提供了重要参考。

图为团队成员进行调查问卷收集。张风茂 供图

深度访谈捕捉生活本真期待

“小区绿化缺乏统一管理,都是我们小区居民自发的把花盆堆在门口的花坛上,当让你们能够给我们统一管理更好”,“我们小区最大的问题是小区端头那棵构树,根系生长导致地面塌陷,树冠包裹了整个电线杆,打雷下雨会有很大的安全隐患,小伙子我希望你们能帮我们反映一下处理这个问题”,在休息棚架里,小区居民向队员提出,团队共完成了25次这样的深度访谈。通过与居民面对面交流,队员们捕捉到了许多问卷无法呈现的细节需求。

社区工作人员告诉队员:"其实居民不是不愿意参与绿化维护,而是缺少组织和引导。"这个发现让团队意识到,改造方案必须包含后续维护机制。访谈中,多位居民提出的"墙面花园"概念,也被纳入了备选方案。

图为团队成员进行深度访谈。赖欣宇 供图

数据分析奠定改造坚实基础

"这次调研让我们收获满满。"队员李丽表示,"我们不仅收集到详实的数据,更读懂了居民对美好生活的期待。"团队将后续完成调研报告,绘制"社区绿化痛点地图"。

本次调研不仅是环境改造的起点,更是激发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契机。“从书本走向实地,才明白社区规划不是‘纸上谈兵’,而是真正解决‘人’的问题。”团队针对公共空间绿化不足、景观老化、居民参与度底等问题,将提出一份基于社区调研结果的“可实施、可参与、可维护”的更新改造建议方案,助力和美社区、幸福生活、城市文明建设。( 陈柯燚)

图为“归园田居”社会实践分队合照。陈柯燚 供图


 

上一篇:【媒体视角-四川农村日报】2025年暑假社会实践:深入天府新区老龙村,川农大学子探索“绿色密码”

下一篇:【媒体视角-中国网】2025年暑假社会实践:一笔一尺“绘绿卷”,一步一印“量财富”——a片网站 “观羽识绿”实践团助力乡村振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