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践行绿色发展理念,服务乡村振兴战略,2025年8月,a片网站 “观羽识绿”研究生实践团队前往成都市天府新区老龙村、鹿溪河村开展生态调研工作。实践团队以乡村生态资源转化为切入点,为天府新区农村生态建设提供了摸清本底的第一步。
(图为实践团成员出发开启调研工作。杨鹏程 摄)
8月1日上午,团队举行简短而庄重的出征仪式后,立即投入实地调研工作。调研分为鸟类观测和植物调查两个专项组。鸟类专项小组选取老龙村森林生境、鹿溪河流域及周边农田等作为重点区域,运用双筒望远镜、红外摄像仪、声音识别仪等专业设备,系统记录鸟类种群、分布特征并记录影像。植物专项小组则采用标准样方法,对区域内典型植物群落进行分层采样,重点监测乡土树种保护情况及外来物种入侵态势。
(图为鸟类专项小组在老龙村进行鸟类观测、声音识别及数据记录等工作。杨鹏程 摄)
截至目前,鸟类观测组已经发现鸟类50余种,其中包括国家二级保护动物、中国“三有”保护等。植物调查组已记录植物近两百种,队员们主要观察了香樟、银杏等乡土树种的生长状况,发现藿香蓟、小蓬草等外来入侵物种在农田一带呈扩散趋势,已记录相关点位,以便为后续生态治理提供精准坐标。
(图为实践团成员陈杰和赵玉磊同学进行样方测量工作。刘春林 摄)
(图为植物专项小组在鹿溪河村进行植物种类识别与记录工作。杨鹏程 摄)
通过科学严谨的调研方法,团队开始逐步建立两村的生物多样性数据库,为区域生态保护提供了重要参考。团队后续将继续完成调研工作,形成科学完整的调研成果,并基于此为依托,促进生态资源价值转化,助力乡村振兴发展。
(图为实践团成员展开讨论并制定下一步的工作计划。鲜宜成 摄)
此次调研是高校服务地方发展的生动实践,也是探索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转化路径的有益尝试。团队负责人表示,将持续深化调研成果应用,为天府新区建设公园城市示范区贡献智慧力量。